9月18-19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中心、長江大學承辦的“全國首屆農作物種群(多樣性)育種學術交流會”在湖北荊州召開。
出席本次交流會的重要領導、專家、嘉賓有:農業部產業司孫俊立、聯合國農業磋商組織羅馬國際生物多樣中心張宗文,原空軍參謀長助理呂克勤少將,湖北省農業廳楊朝新,荊州市孫玉秋市長,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官春云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彭少兵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張獻龍校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賈繼增研究員,長江大學校長謝紅星教授、副校長周思柱教授、李曉方博士,以及來自全國數十家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們。
會議由長江大學副校長周思柱主持,謝紅星校長致辭,呂克勤少將和孫俊立分別作重要講話。隨后分別作會議交流報告的專家、教授有:張啟發院士、官春云院士、張宗文主任、李大勇主任、李曉方博士、刑永忠教授、李志新博士、林忠旭博士、尤春源研究員、趙福永教授、王曉明教授、李華軍博士。

農業部產業司孫俊立作重要講話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中心顧問、原空軍參謀長助理呂克勤少將作重要講話

張啟發院士報告內容《現代農業下的作物育種:綠色目標、綠色技術、綠色品種》

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張宗文報告主題為《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湖南農業大學官春云院士與各位專家現場互動交流

李曉方中國第一個農業女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批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種群技術發明人、首席專家。

李曉方女士在農業科研方面有著卓著的貢獻。全球范圍內基因型多樣性的快速衰竭造成病蟲害災難和農藥危害等一系列生態危機,針對此問題李曉方教授及其團隊在11省區進行農業系統多樣性品種的研究與應用,致力于在高產的基礎上回饋自然群體品種多樣性的屬性,為國家農業的“兩減一增”(減化肥、減農藥,增效益)戰略提供重要的突破方向。
安徽過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近兩年來與李曉方團隊合作,成功試驗示范南糯八號、尤群1號、尤群6號,并在農產品創新、研發,新農業技術的應用方面與李曉方團隊有著密切的合作。


安徽過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業經濟管理師樊浪生,作為多樣性作物企業代表作報告。

樊浪生與張啟發院士、官春云院士、朱啟升研究員現場交流并合影留念
全球范圍內基因型多樣性的快速衰竭造成病蟲害災難和農藥危害等一系列生態危機,給農業的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本次農作物種群(多樣性)育種學術交流會的勝利召開,對種植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以專業的學術知識、嚴謹的科研成果、創新的農業科技研發方向,為解決農業生產系統多樣性衰竭導致的諸多生態災難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為種植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